香甜 / 可口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當陽廟前鎮有著深遠的農耕文明傳承,燦爛的三國文化也在這里熠熠生輝。據《當陽縣志》記載:“漢前將軍關羽屯兵于此,鑿石為槽以飲馬”。石馬槽因此得名。相傳關羽十萬大軍在石馬槽屯兵休整數月,長期以石馬槽大米為給養,將士食之能迅速恢復元氣,精神抖擻,關公遂將此米送劉備為禮品而朝貢。
專業從事優質水稻生態標準化種植和糧食精深加工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當陽市民天米業有限責任公司,便誕生于廟前鎮煙集村。
一粒米開啟一個產業,一粒米富裕一方百姓。產業夢、品牌夢、創業夢、富民夢在這里疊加交織,讓一粒米噴薄出無窮的能量。
2021年,民天米業公司生產的“秋慕思田”香米獲得“中國好糧油”稱號,成為宜昌市首個“國字號”糧食品牌。
民天米業是如何做到的?讓我們一探“秋慕思田”的品牌創建之路。
好山好水出好米
水稻種植地的生態環境決定了米??诟信c質量。美麗的山水,才能孕育健康、營養的糧食。
民天米業公司“秋慕思田”香米核心種植基地所在的當陽市廟前鎮是大自然恩惠的一片土地。
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0%,山林連綿數十里,云霧繚繞, 溪流遍布山腳及田間,稻田多居于山間及林間,錯落有致,其遠離城區鬧市及工業區,自然隔離條件好,產地環境無污染。
區域內稻田土壤質地為土層深厚而肥沃的黃泥、青鋼泥和紫潮泥,土壤酸堿度適中,PH值6.4,土壤有機質含量為每公斤21.5克,水解氮每公斤117. 1毫克,有效磷每公斤18.1毫克,速效鉀每公斤116. 8毫克。該區域稻田歷來習慣施用充分腐熟的牛、豬欄糞及農作物秸稈還田,致使田間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理化性狀好。
生產區域稻田灌溉用水資源豐富,其上游為遠近聞名的漳河,其本身為全市飲用水源鞏河的發源地,溪流多而水質清潔無污。其區域內水利設施完善,遍布依山而建的大小水庫30余個,有效灌溉渠道全輻射,有效灌溉面積達100%。
生產區域氣候適宜,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8C,年平均相對濕度67%,年無霜期260天,年輻射總量12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92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產地中秈稻灌漿結實期在7、8月份,其時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達9.2C,使水稻中干物質積累多。
得天地之靈秀,集人間之精華。獨特的氣候條件、肥沃的土壤、山泉水的灌溉、充沛的日照及優良的品種,“秋慕思田”香米水稻種植提供了生長的必備條件。造化之美與耕種之豐的匠心獨運,滋養出“秋慕思田”香米米質整、干、無腹白,米型飽滿呈長橢圓形,米粒自然清香、晶瑩剔透,米飯口感軟糯香甜有勁道,食后回味清甜的獨有品質。
十年一劍鑄品牌
當陽市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縣(市)、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曾多次榮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長期以來,適宜種植水稻的名聲在外,但卻沒有一款品質優、叫得響的大米品牌。
為了鑄就“秋慕思田”大米品牌,民天米業公司始終堅持“確保源頭可控、產品可溯源、生產流程標準化”原則,推動著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及互聯網化進程,十年磨一劍。
2010年,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圍繞本地優質水稻種植的核心資源優勢,研發稻米精深加工產品發展循環產業,釋放稻米價值,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在品牌創新戰中據義履方。
公司采用“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實現農戶、合作社和企業的利益共贏。
為了讓農戶種植的稻谷符合“秋慕思田”香米標準,民天米業公司從一粒稻種開始,進行全過程管控。實行種植品種、播種時間、種植模式、水肥管理、綠色防控、機械作業、優價收購“七個統一”,從源頭保證產品品質。
為了讓消費者了解“秋慕思田”大米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過程,民天米業公司建立了質量安全溯源系統,從種植、收購、存儲到加工、銷售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嚴把質量關,精益求精,建立起全程溯源防偽信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透明管理,確保“秋慕思田”大米綠色、新鮮、營養、健康的優良品質。
“誠為首,信為要,客為尊,質為重”,民天米業公司秉承“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的使命擔當,出臺《大米出入庫管理制度》《成品保管員崗位職責制度》《生產過程控制點質量管理及考核制度》《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制度》《現場6S管理制度》《誠信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度》等20多項管理制度,規范大米加工工藝流程,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實現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十年來,公司先后通過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完成企業標準《大米》Q/MTMY0001S- 2019的審定與備案,建成“秋慕思田”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平臺,2019年被評為“中國好糧油”示范特色糧油企業。“秋慕思田”牌優質系列大米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授權,并連續榮獲第十三屆、第十四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金獎農產品”稱號,被評為“宜昌好糧油”、“ 荊楚好糧油”、“荊楚優品”、“2020·湖北最具成長力稻米品牌”產品等一系列的榮譽稱號,2021年斬獲“中國好糧油”獎項。
扶貧幫困顯擔當
談到“秋慕思田”大米,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她就是荊楚楷模、當陽市民天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當陽市秋慕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尚春霞,一位新時代的80后農民女企業家。
尚春霞用愛照亮貧困戶的脫貧致富之路,溫暖老百姓的心田,讓希望的田野煥發蓬勃生機與活力,村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而美好。
尚春霞是廟前鎮佟湖村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2002年和返鄉創業的老公做起了買賣糧食的小商販。
從事糧食貿易多年,尚春霞發現:農戶不僅存在賣糧難,而且在收購稻谷時,商販的稻谷始終比農戶的稻谷要高兩分錢,但農戶的稻谷不比商販的差。為了把差價返給了種糧戶,2012年,尚春霞帶領周邊幾個種糧大戶,由她的當陽市民天米業領辦成立了當陽市秋慕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每年底,社員農戶除了正常的售谷收入外,根據交易量,按照普通戶每斤2分錢、貧困戶每斤4分錢由合作社補貼返利。合作社先后吸納入社農戶1180戶,其中貧困戶達到282戶,涉及廟前鎮周邊17個村,發展水稻訂單種植面積2萬畝,總產量14000噸左右,每年返利90余萬元。
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尚春霞采取“土地流轉、吸納入社、代種代管、勞務用工、訂單回購、技術服務”等多種方式,把貧困戶融入“優質訂單水稻產業鏈”,免費提供有機肥、種子,讓他們通過產業帶動實現穩定增收。
幫扶過程中,積極倡導“缺資金就幫生產資料、缺勞動力就幫代種代管、缺市場就幫訂單銷售、缺技術就幫培訓指導、缺門路就幫就業用工”的“五缺五幫”幫扶措施,讓一批貧困戶得到了實惠。
新冠疫情發生后,尚春霞不僅捐資10000元支援抗疫,還主動為農戶墊資100多萬元購買農資,保障農戶春耕生產。利用電商平臺、主播帶貨、社區微信群等形式,積極開展線上銷售,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積極恢復生產。產品除了滿足本地需求之外,還銷往武漢、恩施、重慶、廣州等地,保障了市民的“米袋子”,穩定了社員的“錢袋子”,彰顯了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的責任擔當。
一田稻香,愛的溫暖,心之所向,讓有家的地方就有“秋慕思田”大米。